开心旅游网头像

开心旅游网

加入我们,一起探索未知,发现旅行的真正意义。

  • 文章76261
  • 阅读3500204
首页 旅游 正文内容

红河文化旅游产业规划

钟逸 旅游 2024-07-30 18:09:22 43

红河州,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素有“滇南明珠”之称。对红河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,可谓从无到有、逐步完善的过程。

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,红河州政府就开始意识到文化旅游的巨大潜力。1988年,红河州首个旅游景点——元阳梯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拉开了红河文化旅游发展的序幕。

此后,红河州不断完善旅游规划。2010年,出台了《红河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(2011-2015年)》,提出“立足优势、打造特色、创新提升、构建体系、争创一流”的总体发展思路。

2016年,红河州出台了《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5年)》,明确了“以绿色生态为底色,以民族风情为特色,以休闲度假为定位,以旅游投资为支撑,以精准扶贫为目标”的发展方向。

规划实施的创新突破

红河州在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上,大胆创新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一是构建“一纵、两横、五点”的旅游空间布局,形成以元阳梯田为核心的环状旅游线路,串联起石林、弥勒、阿庐古洞、普者黑等主要景区。

二是打造“一村一品”的特色旅游产品,通过挖掘当地民族文化、自然资源等特色优势,培育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。

三是实施“旅游+扶贫”战略,通过发展旅游业,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。比如,红河州元阳县依托元阳梯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了当地哈尼族群众增收致富。

规划实施的成效显著

经过多年的规划实施,红河州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
一是大力提升红河州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。2021年,红河州接待游客人数达2500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近200亿元。红河州成功创建了3个国家5A级景区(元阳梯田、石林、阿庐古洞),2个国家4A级景区(普者黑、弥勒东风韵)。

二是有效带动了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。旅游业已成为红河州重要的支柱产业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促进了就业和增收。

三是有效改善了红河州生态环境。通过发展生态旅游,红河州保护了自然生态资源,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。

规划持续完善的未来展望

为进一步提升红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,红河州将持续完善规划。

一是坚持“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”,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打造更加丰富、多元的旅游产品。

二是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旅游服务水平,打造更加便捷、舒适的旅游环境。

三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,提升红河州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红河魅力。

游客接待量(人次)旅游总收入(亿元)
2016年1500万100
2017年1800万120
2018年2000万140
2019年2200万160
2020年2400万180
2021年2500万200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